<noframes id="9n719"><span id="9n719"><span id="9n719"></span></span>
    <address id="9n719"></address>

      <address id="9n719"></address>

        丹道實修:調心的方法不少,貴在靈活運用!

        2023-07-17 17:15 道教丹道


        眾所周知,習練丹功有三項要素,即調身、調息、調心。

        調身,是指注意姿勢動作和放松的鍛煉;調息,是指注意呼吸和行氣的鍛煉;調心,則是指思想入靜和意念的運用。整個練功過程,只有三者有機結合,相互協調,方能收到最佳的練功效果。其中,調心是關鍵,是核心內容,且較難把握。

        “運用之妙,存乎一心”,練功時尤要注意心意的妙用。

        調心的中心環節是通過意念的正確運用,使思想集中,排除雜念,以一念代萬念,從而逐步誘導入靜,進入虛空的境界。它是氣功最基本的功夫。練功的效果,主要取決于入靜的深度。初學者入靜較困難。一般而言,常用入靜的方法有以下六種:

        1
        意守

        使意念高度集中于身體某一部位、穴位或體外某一景物,通常所說的意守丹田即是,但要似守非守,不能過分用意,宜松靜自然,恰到好處。

        2
        隨息


        把意念集中在呼吸上,只留意于腹式(或逆腹式)呼吸的起伏,不可以意指揮,以便形成意氣合一,進入入靜狀態。

        3
        數息


        練功中默數呼吸次數,數至耳無所聞、目無所視、心無所愿,即可自然達到入靜狀態。

        4
        默念


        默念某個單純字句,如“松靜”,其目的是一念代萬念,正念代邪念,逐步達到雜念不生、心曠神怡、舒適入靜的境地。

        5
        聽息


        用耳聽自己呼吸時氣流出入的聲音,以聽不到為好,在聽不到聲音的情況下,可以想象著去聽,以幫助入靜。

        6
        觀想


        練功意念用自己的眼睛內視自身某一部位或體外某一景物,以誘導入靜。

        當然,上述方法的運用,尚須視個人狀況及所習功種而有所選擇,以適合自身鍛煉為最高原則,既要勿忘勿助,亦應避免昏沉散亂。

        此外,就調心而論,隨著練功的深入,在誘導入靜的基礎上,還可根據保健或治療的需要,運用“存想”這一自我暗示,塑造某種意識形象,由心理影響生理。

        具體來說,則有想象色彩鮮明、絢麗的視覺形象,對自身臟器的某種假想,寒與熱對治的想象,存想具有巨大威力的自然現象或某種極度的夸大,自我“經絡導引”(即想象“氣”沿某經絡運行)等,這些存想方法,雖可在清醒狀態下進行,但在入靜時更易獲得預期的效果。

        總之,有關調心的方法不少,但在具體運用之際,全在靈活權變,不可拘執一端。


        評論問答
        相關內容
        更多